*点击任意处关闭搜索框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金卓教授荣膺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终身会士

发布时间:2025-07-31 点击: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发布消息,对洛阳科技职业学院金卓教授荣获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终身会士进行了报道。在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The Royal Society for Arts, Manufactures and Commerce, RSA)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终身会士(Life Fellow)名单中,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金卓教授荣耀当选,成为全球在任终身会士中不足百位的一员,更是第五批获此殊荣的华人学者。

这一国际荣誉,是对金卓教授在艺术与科技领域,将现代科技和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传承深度融合、做出开创性贡献的高度肯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金卓教授的当选,标志着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首次登上国际顶尖学术舞台。

01. 百年权威机构 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的辉煌历史  

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堪称跨越268年的皇家学术殿堂。它创立于1754年,1847年获英国皇室宪章认证,1908年由爱德华七世正式授予“皇家学术机构”地位。作为涵盖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与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全球顶级学术组织,其终身会士的选拔极为严苛,需经严格的皇室终审程序,目前全球在任者不足百人。

该学会底蕴深厚,历任17位院长均由英国皇室成员担任,现任院长为安妮长公主。其终身会士阵容更是星光熠熠,囊括了亚当·斯密(经济学奠基人)、斯蒂芬·霍金(物理学家)等跨时代巨擘。在金卓教授之前,仅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的4位华人学者入选。此次金卓教授成功当选,成为中国非遗科技化研究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

02. 科技赋能非遗 聚焦三大核心贡献  

金卓教授此次当选,源于其二十年来深耕艺术科技与中原文化传承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主要体现在非遗科技化创新、国际学术平台搭建以及深化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第一,非遗科技化创新。金卓教授将3D打印、数控切割等前沿技术巧妙融入黄河传统雕刻技艺,成功开发出“黄河文化雕刻艺术数字化保护体系”。这一体系有效推动了洛阳牡丹瓷和雕刻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其技术方案广泛应用于洛阳文化旅游产业,显著提升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为传统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国际学术平台搭建。金卓教授连续五年牵头主办“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吸引了全球三十余个国家的学者踊跃参与,为河南省搭建了首个设计领域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在此期间,他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艺术基金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并荣获国际设计大奖20余项,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第三,深化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作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金卓教授致力于培养设计人才,已培养逾千人。其团队孵化的企业实现文化创意产品年产值持续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积极在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设“科技赋能非遗传承”课程,有力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国际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原文化。

03. 赤子情怀 扎根中原大地的学术担当  

“终身会士身份的价值,远不如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是金卓教授常以自勉的话语。从黄河岸边的传统雕刻作坊起步,到步入伦敦的皇家学术殿堂,他始终秉持以科技为笔、以文化为墨的理念,致力于书写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金卓教授的当选,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生涯的巅峰成就,更向世界有力证明:扎根中原大地、深耕职业教育的实践者,同样能够在国际顶尖学术领域绽放耀眼光芒。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在各自的领域中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为推动文化传承和学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