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2024学年第1学期的“精彩课堂优课优酬”活动中,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素养过硬、教学功底扎实、教学风格独特、创新能力较强、育人效果明显的优秀教师。他们究竟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分享者,她是来自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芦颖老师。

个人简介
芦颖,中共党员、河南省普通话测评员、河南省双师型教师、高级茶艺师。艺术与设计学院专职教师,主讲《电视播音主持》《普通话训练》《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等课程。近年来发表论文4篇,参与校级、省级课题5项,参编云教材1部。多次受邀参加大型晚会主持人;荣获全国数字创意数字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连续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经典诵读大赛荣获省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最佳指导教师”;荣获第一届精彩课堂授课大赛“特等奖”;荣获学校“优秀员工”、“杰出员工”等荣誉称号。
学生在芦老师的课堂有哪些收获?
Q
城轨专业苏扬帆同学
A
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颖姐的课堂特别开心,特别有意义,她会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教学时循循善诱,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老师不会因为我们答案不准确就责怪,而是鼓励和引导我们,积极性就随之被调动出来,课堂上抢答发言,这对以后参加工作特别有帮助,让我敢说敢做。在课上我们是师生,课下更多的是朋友。颖姐,爱你!
Q
空乘专业李毅博同学
A
芦老师教我们的课程是普通话训练,本以为普通话课堂都是枯燥乏味的,实则不然。芦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整个的课堂氛围非常好,让人不自觉地就被吸引了起来。例如,练的“口部操”非常实用,课上及课外作业都会让我们在课堂中不知不觉的完成。她公私分明,课堂中是我们的好老师,严厉中带着些许温暖;课下是我们的暖心大姐姐。我们一般都称芦老师为“颖姐”,特别喜欢芦颖老师的课程。
Q
播音专业胡家奇同学
A
上课时,芦老师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她还会针对我们每个人的弱项进行加强,照顾的到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会对我们进行分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小组,强化我们的团队意识,同时增加我们的实践能力,芦老师这种教学方式让我们感觉的与其他老师的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
Q
空乘专业李博玉同学
A
芦老师的第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告诉我们要自信,凡事不试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她还说做事要坚持,不能放弃,明天的你比今天的你会更好。最喜欢上课的氛围,比如机上模拟、面试、说话的技巧等,我学会了自信,学会了站到讲台上、学会了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了这些磨练,我也成为小组领导。还有一个学期就要告别了,盛行千里,师恩难忘,感谢芦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她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人生选择和行为方式。
让我们一起走进芦颖老师的课堂吧!
芦颖老师本学期所授的课程是《普通话训练》,本课程结合普通话的语言特点和交流场景,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对于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练习和模拟场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其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01
课程教学创新
教育植根于爱。芦颖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始终秉承“以父母之心育人”的理念,用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个同学。如何做到最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成果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不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技能、掌握本领,就会显得毫无意义。

在授课过程中,芦颖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将云班课平台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加强课堂管理,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以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每节课学生抬头率在90%以上。
除了信息化教学以外,她还把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形式、快板形式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课有声有色、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节奏感强。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游戏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02
课程学习组织与服务
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有课前预习准备,以视频的形式提前发至学习群(课前采用线上/线下预习10%);课堂表现(50%);小组任务和实践(20%),课外作业(20%)。

03
课程教学改革感想
芦颖老师认为,首先教学创新在于内容更新;二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可持续发展;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是文化与自信的价值导向。

教改带给芦颖老师的体验与收获:
教师教学行为改变了——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转成了主导,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以“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

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

课堂的氛围改变了——活跃。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向提倡的讨论,提问等课堂活动,有了必须的资料,有了必须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同学们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芦颖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学生如同我们植入土壤的种子,唯有将对学生的爱和专业教育融合,才能生根发芽、繁花似锦。她将与所有洛科人一起,奉献课堂、奉献学生,默默耕耘、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