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资讯

学院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榜样引领-任双:语言止步的地方,就是艺术的开始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3-19 浏览次数:

在2023-2024学年第1学期的“精彩课堂优课优酬”活动中,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素养过硬、教学功底扎实、教学风格独特、创新能力较强、育人效果明显的优秀教师。他们究竟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分享者,她是来自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任双老师。

个人简介

任双,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双师型教师,毕业于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任教期间发表国内期刊论文6篇,参与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4项以及表演艺术专业课程《西方音乐史》试题库编撰,获批国家专利1项。

学生在任老师的课堂有哪些收获?

Q

在《表演基础训练》课堂你的最大感受?

A

我体验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表演,表演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它需要我们真正进入人物内心,就这样我们经历了一次深刻又有趣的系统训练,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观察的重要性,生活的重要性。

Q

任老师的课堂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A

任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而不是简单地灌输表演技巧。她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自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标准化的表演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了表演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让我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

Q

对你的成长及职业生涯有哪些帮助?

A

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表演风格和特点,学会了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自己。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逐渐克服了一些表演时的紧张和不安,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既锻炼了我各种临场反应能力救场能力,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大胆的展示自己。

让我们一起走进任双老师的课堂吧!

本学期任双老师所讲授的课程是《表演基础训练》,是高等职业教育表演艺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以提升戏剧表演能力、强化岗位适应能力,德美共育、德技并修为主线,以艺促德、塑造“创新”人格,通过NPC剧本杀剧目创编+场景沉浸式演出相结合的项目化协作表演形式,用沉浸式感官培养学生的创新型“工匠精神”,从而将课堂所学更好运用到相应岗位中。

01

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三段式任务驱动”立体课堂

打破传统课堂的授课形式,以课程项目为导向激活课堂教育,将课堂教育扩散为——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发布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迁移“三段式任务驱动”教学,将课前、课中、课后无缝衔接。从而消除课上和课下的界限,让学生在一个有趣的、自发性的环境中学习。

课前任务导向:通过云班课在线平台将课程相关预习课件、学习视频、项目要求提前发送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抽签分组组建团队、交流讨论项目分工、寻找资料检测互评。

课中任务实施:教师创设情境引出任务,小组轮流5分钟汇报,全班学生讨论互动、角色扮演,教师通过示范教学分析引导找方法、引领项目答疑解惑完成艺术实践。

课后任务检测:成果展演,总结评价,预习新知。本学期进行任双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四场不同阶段的NPC沉浸式课程内容展示。这也是该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第一次突破。充分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表演艺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02

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三真”原则

任双老师认为教学的难点在于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她授课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在轻松的氛围中把知识点与案例进行了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表演艺术功底和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激发内在的动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做到“最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索和实践开发自己的艺术潜力,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并利用学院搭建的文旅专业融合的平台,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的岗位。

任双说: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修行,是一份温柔的坚持,是一次美好的相遇,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心灵的艺术。用心做教育,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迎难而上,追求卓越,要让每一堂课都精彩,让每一名学生都出彩!